登录   注册

交通运输部已公布8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要点

2020-07-10来源: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

  2019年10月25日,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一批交通强国试点13家试点单位:河北雄安新区、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圳市。

  2019年12月27日,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二批交通强国试点21家试点单位: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云南、陕西、宁波、厦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大连海事大学。

  2020年5月19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做好试点十分重要。为此,交通运输部已确定了34家试点单位,围绕22个项目开展试点,力争用3年到5年的时间取得初步成效。

  2020年5月27日,交通运输部公布贵州省、山东省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2020年6月9日,交通运输部公布河南省、辽宁省和湖南省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2020年7月3日,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湖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从已公开试点的具体建设要点信息可以看出,交通运输部主要从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综合交通、多式联运发展、“四好农村路”、城市公交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

  目前已经公布的8家试点的建设要点中,其中山东、贵州、雄安新区、湖北建设要点中包含“智慧交通”  ,辽宁、湖南建设要点中包含“平安交通”等。

  以下主要对7月3日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湖北省试点任务要点中的“智慧交通建设”与河北雄安新区试点任务要点中的“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运营”进行梳理。

  湖北省

  智慧交通建设

  (一)试点单位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打造省级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

  推进交通云数据中心建设,优化网络传输体系,打造“交通云”应用品牌。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基础业务数字化,建设桥隧健康管养平台,推动公路水路重要节点的交通感知网络建设,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实现省内综合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强化行业智慧应用,加强智慧公路,智能水运、智慧物流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善“互联网+”监管。

  2、构建智慧公交体系

  在襄阳等城市建立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云平台,推进数据共享整合,加强交通运行状况监测、分析和预判,支撑智慧管理。推进公共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及信息服务载体建设,鼓励“出行即服务(MaaS)”新模式发展,推进旅客联程运输,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升公共出行智能便捷服务水平。

  3、建设智慧地铁体系

  搭建地铁智慧大脑,建设武汉轨道交通云平台,实现客流数据、设施设备运行数据、安全预警数据等全网监测,实现精准运能投放、精准调度指挥、精准应急处置,确保安全运行。构建地铁乘车数据平台,融合多种支付方式及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快速安检、便捷乘车。试点推进全运营时段无人自动运行等场景应用,配套先进运营组织管理,实现智能运营。

  4、打造智慧机场

  在武汉机场建设“一库一系统四平台”(即智能数据仓库,人工智能应用系统,生产运营信息平台、旅客服务信息平台、航空物流信息平台、行政管理信息平台)。打造智慧航站楼、智慧航空港、智慧飞行区,推进5G技术应用,促进全省机场协同管理。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启动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带动示范效应的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物流应用,智慧地铁、智慧机场示范项目初见成效,智慧港区达到4个。襄阳建成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云平台,智慧公交建设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武汉地铁实现无人自动运行系统的技术落地和独立运营。武汉天河机场实现生产要素数字化、飞行服务区域智慧化、旅客服务自助化,建成“一库一系统四平台”。

  通过3—5年时间,建成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省级“交通云”品牌初具影响力。数据采集、网络传输、智能化应用等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省级交通运输协调调度指挥能力有效提升。智慧公交经验全省推广,力争建成涵盖全省大中城市的智能公共交通信息化平台。武汉全面建成智慧地铁体系,运营服务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武汉天河机场实现机场“空、地、人、物”联动协同,实现资源物联化、决策智慧化、安全预防化、管理可视化、运行协同化、服务个性化,机场区域枢纽功能显著提升。

  河北雄安新区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运营

  (一)试点单位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交通投资集团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以京雄高速公路等项目为依托,建设数字化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推广应用北斗导航、高速无线通信、先进传感、移动互联、智能控制等新技术,探索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打造适应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的智慧高速公路,实现车车、车路协同和区域路网协同管理,满足全天候快速通行需求。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在京雄高速河北段实现准全天候快速通行,在最内侧两车道建成支持自动驾驶的专用车道,形成安全辅助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应用的开放测试区。BIM技术全面应用,建立全寿命期数字档案,建成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示范段。完成智能货运车辆管控关键技术研究。

  通过3—5年时间,在荣乌高速新线建立分车道、分时段智能货运车辆管控系统,实现货运车辆智能化管理,出台智能货运车辆管控关键技术指南等政策性文件。在京德高速公路建成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利用交通仿真平台,实现实时碰撞风险预测,事故发生率大幅降低。

返回列表

热点资讯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5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1号

图文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严厉追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10层

扫一扫 关注ITS世界

扫一扫 关注我们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5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1号

图文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严厉追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1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