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电动出行时代 加速减碳进程——世界银行举办第五期中国电动出行系列主题沙龙

2021-07-07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日前,世界银行交通全球实践局联合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组织召开第五期中国电动出行主题沙龙。活动以城市群交通碳中和路径探讨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世界多地研究机构、大学、政府部门的专家代表,就国内外交通行业节能减碳有效措施及发展路径展开研讨。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双推进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全球第一。在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高级技术顾问凌炫看来,近10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比越来越大,并且在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上不断进步。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高级项目经理王雯雯介绍,截至2020年11月,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69.5万台。珠三角地区基本实现公交电动化,其中深圳已完成巡游出租汽车纯电动化。
  2020年,广东省乘用车和商用车的销量均为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9月底,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80万辆,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6.3万辆,电动化率达93.7%。
  近几年,广东省陆续发布《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2016—2020年)》《关于做好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贴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推动筹建集中式充电站、公用充电桩。截至2020年11月,广东省充电站保有量4.5万座,公共充电桩12万个。此外,广东省还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年产量超过60万辆,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过15万个。


C:UserslenovoDesktop\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 (218)\u56fe片3.png

广东省不断推进公交电动化。罗岚 供图


  王雯雯认为,乘用车电动化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市场推广难,车价贵、充电难是常态,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仍无法满足需求。同时,电动汽车5年“服役期”后将进入事故高发期,电动汽车安全性顾虑普遍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她建议,地方政府应打造集检验检测、研发中试、标准修订、产业孵化为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解决实际难题,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另一极,香港也在推进车辆电动化方面下足了功夫,从2010年的180辆增长至2020年逾1.85万辆,其中超过1.81万辆是电动私家车,占香港现有私家车的2.7%。
  据王雯雯介绍,2015年至今,香港实施电动私家车首次登记税减免和旧车一换一计划,累计免税超过74亿港币。同时,香港还开放政府停车场供市民免费充电,并颁布11亿港币新能源运输基金资助专项实验和绿色运输技术应用。
  在充电网络建设方面,香港还通过老物业加装和新物业配套,同步提高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政府鼓励市民在私人商业、住宅停车位加装私人充电设施,同时向民众提供一定补贴,目标是到2025年拥有超过15万个私人充电设施。新建楼宇则要求30%停车位安装中速充电设施。
  精准测算排放 提供路径参考
  活动上,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介绍了交通行业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即以交通运输活动为基础测算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为各个城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刘岱宗介绍,具体的统计方法有4种,即燃料销售法、居民活动法、地理边界法和诱发活动法。前两种方法因为数据获取简便,是现阶段常用的核算方法。燃料销售法即只要是城市地理边界内出售的燃料,该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均算作本城市的排放;居民活动法则采用车辆归属原则,只要是本城市注册的车辆所产生的气体,均算作本城市排放。
  以成都为例,成都曾于2014年启动温室气体核算,为当地实现减排目标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最终核算数据显示,摩托车排放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较多,对此,成都市在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禁摩。
  此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能源局移动源排放控制中心主任西德尼·韦尔吉斯介绍了加州的零排放汽车(ZEV)法案。这项从1990年就开始实施的法案,采用积分机制,经过多次修订后要求逐渐加码。
  据韦尔吉斯介绍,加州交通运输活动所产生的排放占全行业比重最大,而卡车被认为是现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据统计,加州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为41%,其中卡车数量占总车辆的6%,却排放了21%的温室气体和近一半的氮氧化物。
  为推动卡车市场转型,在ZEV积分机制基础上,加州于2020年6月发布了《先进清洁卡车法规》,要求销售Class2b-8级别的卡车企业,从2024年起需销售一定比例的零排放车辆。加州计划到2035年实现100%短途货车及各种运载设备零排放电动化转型,到2045年实现100%公交车和重货、远途货运汽车零排放电动化转型。
  加大气候融资力度 助力交通脱碳
  在本次活动中,世界银行交通全球实践局带来了新的《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世界银行交通全球实践局代理局长任斌介绍,未来5年,新的行动计划将围绕《巴黎协定》目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气候融资。
  针对交通运输行业,世界银行交通团队提出了基于“避免—转移—提升(ASI)”模型的整体框架,即避免不必要的出行、将传统出行方式向可持续的新能源交通方式转移、提高运输系统效率,以及创建具有气候适应性的交通系统。
  此外,世界银行交通团队还设立具有气候适应性的公共交通、监管体制改革、绿色物流、节能运输工具的制造和电子物流、电动出行五大优先领域,为发展中国家创建更高效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参考和协助。
  世界银行交通全球实践局代理副局长吴贞银认为,当前中国交通运输减碳工作面临许多挑战,包括相关技术标准、低碳项目评估方面的政策不够完善,城市群电动化需要协同发展等。“下一步,世界银行希望能够参与到交通部门制定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和交通排放评估框架、路线图及有关技术标准的工作中,并积极推进低碳交通项目在山东、河南、江苏等省份落地试点。”吴贞银说。
  吴贞银表示,下一阶段,世界银行将针对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绿色出行转型项目,充分利用“结果导向型贷款”的项目优势,在制度协调、可持续融资机制和低碳出行项目建设情况三个方面,推动各地交通绿色发展。



C:UserslenovoDesktop\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 (218)\u56fe片4.png

沙龙现场。 伍博闻 摄

返回列表

热点资讯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5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1号

图文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严厉追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10层

扫一扫 关注ITS世界

扫一扫 关注我们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5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1号

图文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严厉追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1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