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9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为新时代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民航要加快构建现代化民航基础设施体系,推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人民满意民航。
把握新时代我国民航发展阶段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在安全水平、行业规模、服务能力、地位作用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航空运输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具备了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发展基础。同时,也面临基础保障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等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要求,把握民航基础设施发展特点和规律,深刻理解民航所处发展阶段至关重要。
我国民航仍处于发展资源瓶颈攻坚期。运输规模增长和发展质量改善的要求与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依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成为影响行业安全水平和服务品质的关键因素。以服务人民为中心是民航业的根本宗旨,要做好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加法”,加快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的民航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促进机场与综合交通便捷高效衔接、改善服务效率和品质,实现保障能力与发展需求相匹配。
我国民航正处于高质量发展转型期。要做好民航基础设施的“乘法”,坚持系统观念,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以机场为核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坚持创新驱动,以“智慧民航”为主线,加强民航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基建的融合。
我国民航正处于民航强国建设转段期。2021年—2035年是新时代民航强国纲要提出的民航强国建设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民航将实现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的跨越,民航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将更加充分,国际航空枢纽的网络辐射能力更强。
建设现代化民航基础设施体系的战略重点
《规划纲要》绘就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的宏伟蓝图,赋予了民航新的历史使命,对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民航要紧密围绕《规划纲要》总体要求、规划目标和各项任务部署,加快构建现代化民航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打造综合机场体系,实现有效覆盖。布局完善、功能完备的民用机场网络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民航强国的基础支撑。一要扩大机场数量规模。到2035年,国家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400个左右,实现市地级行政中心60分钟到机场。二要构建国家综合机场体系。着力优化布局结构,巩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等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推进郑州、天津、合肥、鄂州等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区域航空枢纽,建成以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为核心,区域航空枢纽为骨干,非枢纽机场和通用机场为重要补充的国家综合机场体系。
第二,加快航空枢纽建设,实现立体畅达。航空枢纽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的重要组成,是民航基础设施的核心节点,起引领带动作用。一要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着力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实现城市群和机场群联动发展。二要按照“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建设要求,加快枢纽机场建设,扩大枢纽机场容量。三要贯彻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建设要求,推进枢纽机场提质增效。
第三,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互联互通。打造以机场为核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推动枢纽机场与铁路、城市轨道、高(快)速路网等有效衔接,推动各种运输方式集中布局、空间共享、便捷换乘。着力推动构建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打造“无缝衔接、中转高效”的空地联运服务产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高铁”的大容量、高效率、现代化的快速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实现相互诱发、互相支撑的良性发展新格局。
第四,强化空地资源匹配,实现协同高效。空中交通管理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高效运行的中枢,要以强安全、强效率、强智慧、强协同“四强空管”建设为总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一要进一步增强空域资源保障。二要提高空域运行效能。三要实施空管强基工程。
第五,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实现科技赋能。新型基础设施是建设智慧民航的核心支撑,是促进民航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以智慧民航建设为主线,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技术创新,以促进民航激发潜能、发挥效能、增强动能为导向,建设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绿色、更加经济的民航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数字化转型,支撑智慧化运行,实现民航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
第六,着力拓展航线网络,实现统筹融合。构建覆盖全国、通畅全球、服务一流的航线网络是发挥现代化民航基础设施功能的基本要求。面向未来,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人民出行为重点,围绕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目标,加快构建通达通畅、优质高效的航线网络,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建设。着力拓展国际航空市场,推进航空服务大众化,推进民航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
第七,提高现代化治理水平,实现改革开放。我国民航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既取得了巨大成果,也积累了大量思维定式、路径依赖以及制约创新的条条框框,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智慧监管体系,加强安全、建设、运行管理等重点领域规章制定修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