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来源: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近期,团体标准提案《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行车客流协同数据接口规范》通过可行性和必要性审查,已正式立项并启动团体标准研制工作。项目牵头单位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结合立项评审意见,组织工作联络会就本标准的研究对象、适用范围、研制计划等进行了充分探讨。后续,协会将面向行业广泛征集参编单位,组建标准编制组,与行业同仁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进程,增强本团体标准的实用性和普适性。
研究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参与者和获益者。目前蓬勃开展的城轨智慧化和数字化转型探索中,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覆盖设施、设备、环境、乘客等实体信息的全息数据感知和互联融合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类智能应用场景,提升运营管控和乘客服务效率。
规范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最为核心的“行车”和“客流”协同数据要素,构建统一融合数据平台,将为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实现客流预测联动行车调控、客流行车融合调度决策评估、线网客流换乘行车应急协调、客流规划行车时刻表编制等功能场景打下基础,对促进智慧城轨相关应用的实践和推广,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目的及意义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控过程域中,“行车”和“客流”是两个关键核心数据主体,并且产生密切的相互影响,也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应用构建的核心对象。
国内外在轨道交通智能行车客流协同方面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多地城轨建设或运营单位均开展了行车与客流智能协同的研究与初步应用,但使用到的数据种类和规格差异很大且均为特定设计开发,无法形成统一的数据接入规范,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存在困难。
本标准编制项目通过梳理智能行车客流协同的主体关系,并对业务系统主体间开展协同交互的数据种类和要素规格,对交互数据标准格式进行设计定义,将为后续智慧城轨智能调度指挥工程建设与应用给予指导。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行车客流协同功能涉及业务系统主体、主要功能场景、以及协同交互数据种类和要素规格的划分、定义和管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与运营管控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主要技术内容
本规范分析轨道交通的运营管控过程 “行车”和“客流”两个关键核心业务主体的相互影响和联动关系,定义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实现智能行车客流协同功能的业务子系统主体,以及系统主体间交互数据的种类定义和要素规格,规范对接数据实现,统一功能实现的数据基础。
智能行车客流协同作为智慧城轨智能调度业务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业务系统主体定义包括: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客流管理分析系统、调度指挥决策人员;主要功能场景包括:客流短期预测联动行车调控场景、客流行车融合调度决策评估场景、线网客流换乘行车应急协调场景、客流特征评估规划行车时刻表场景;业务系统主体间开展协同交互的标准数据格式规范定义包括:客流短期预测联动行车调控接口数据规范、客流行车融合调度决策接口数据规范、线网客流换乘行车调整数据规范、客流特征评估生成行车时刻表数据规范。
团体标准相关工作咨询请联络
联系人:王老师
电 话:010-63701100-1020
邮 箱:ttbz@its-china.org.cn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2区7号楼10层
邮 编:10007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