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轨道】“自己开车!”——北京地铁新线将“全自动运行”升级

2018-03-21来源: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全自动运行将成为北京所有在建地铁新线的新标配,“中国芯”全自动运行系统成为有力竞标者。3月19日,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富荣介绍,中国第一条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线路——燕房线开通试运营近3个月,经官方检测验证,系统季考成绩“平稳可靠”。轨道公司正在组织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规范,今年内有望完成初稿。
8年研究出“中国芯”全自动
  全自动运行并不等同于无人驾驶。轨道公司设备六部兼系统集成部部长徐鼎介绍,自动运行列车分为有人值守和无人值守,列车可以自主完成上电、自检、段内行驶、正线区间行驶、车站停车及发车、端站折返、列车回段、休眠断电、洗车等,全程不需要司机和乘务员介入。一般情况,无人值守的列车自动运行被称为无人驾驶。
  2008年7月,全自动运行系统第一次应用于北京地铁,在机场线应用,当时,全套技术靠进口。去年年底,北京燕房线首次实现全“中国芯”的全自动运行。“研究过程前后历时8年。”徐鼎介绍,“一共获得发明专利数十项,申请软件着作权二十余项,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上百人。”

 11_副本.jpg

全自动地铁线路将增200公里
  未来3年,采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等级最高系统的“全自动”线路将增长至少200公里。3号线、12号线、17号线和新机场线等新一轮项目建设已确定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是否采用‘中国芯’,则要看招投标情况而定。”有关负责人说。罗富荣介绍,预计到2020年,国际上75%的地铁新线将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
  徐鼎介绍,将在燕房线运营过程中,进一步研究全自动运营规则,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全自动运营模式。“新系统不仅是提升技术装备的自动化水平,还是轨道交通技术水平和运营方式的全面提升,它提高整个轨道交通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等级,以保障系统在全自动运行情况下的高安全、高可靠、高度自动化运行。”徐鼎说,轨道交通是百年工程,应具有一定前瞻性。对于已开通的老线,因为系统设备都有不同的使用周期,同时要考虑到运行稳定等因素,暂时还不会启动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更新改造。

13.jpg

司机培训增设模拟操作课

  “系统全自动化,司机需要增加更多应急处置方面的模拟训练。”负责燕房线运营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争表示,“如果司机长时间处于看护者而非驾驶者状态,其驾驶技能难免生疏,一旦发生异常,需要人工介入时难免慌乱。”
  目前,运营方正在研究司机如何在“安逸”状态下保持技能。“一是增加练习,比如在非高峰时段让司机们‘一试身手’;二是增加演练,比如在一些非载客时间和区域进行降级驾驶和故障处理演练。”李晓争说。
  “全自动运行带来了一些岗位职责变化和人机配合机理的重置。现在,我们具备了更强大的中心监控能力,实时监控、实时报警,自动任务分发。”李晓争说,“原来列车有故障,需要司机通过电话与控制中心沟通,描述‘伤情’,调度据此给出‘疗伤’指令。新线中心具备全线列车状态监控能力,所有数据可实时查看,不仅能远程‘诊’,还能远程‘治’。”
  在燕房线大石河东站,还有一座1千平方米的测试调试基地即将正式投入运营。这里可以为调度、司机和站务员提供大量模拟培训,并成为未来其他线路新系统的测试验证平台,可以实现中心、车站、列车单独和联网模拟。 

14.jpg

返回列表

热点资讯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5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1号

图文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严厉追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10层

扫一扫 关注ITS世界

扫一扫 关注我们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5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5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1号

图文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严厉追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二区7号楼10层